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知识

b体育:广西印发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

来源:bsport体育 作者:bsport体育网页
2024-12-05 02:48:5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制定本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广西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十三五”时期,广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以科技创新持续催生新动能,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实现新提升。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实现新提升。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桂发〔2016〕2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8〕51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厅发〔2020〕29号,以下简称“广西科改33条”)等政策文件,构建了科技创新从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经过五年努力,2020年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52%,比2015年提高7.52个百分点;全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78%,比2015年提高0.15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组织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突破重大技术132项,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18个,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126个,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827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18家。成立运营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初步形成“产研院+投资公司+专业研究所”的格局。启动实施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全力推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和“三农”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区启动实施应急科技专项,出台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十项措施,多措并举助力科技战疫和企业复工复产。

  ——企业创新活力实现新提升。启动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创新项目企业牵头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企业牵头承担率达到52.7%,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经费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比例接近1:2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再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6家,是2015年的4.4倍;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124.05亿元,是2015年的1.9倍;瞪羚企业达到107家。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创新券用于科技金融贴息等政策,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科技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科技支行先后揭牌运营。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新增6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到14家。获批建设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20年,全区拥有7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落户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我区国家级人才引进平台新突破。实施企业首席技术官培养计划,857名企业首席技术官活跃在创新一线年,全区拥有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81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大学攻关的节能环保技术获2项国家科技大奖。

  ——科技开放合作水平实现新提升。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跨国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东盟十国,建立了15个联合实验室及创新中心、12个农业科技园区。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第四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10余所“双一流”高校及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协议,建立了浙江大学—广西东盟创新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首次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组织实施“科技搭桥行动”,对接国家知名院士通过“定向研发合作”方式帮助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推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演进迭代的速度前所未有,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前所未有,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前所未有,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远瞩、审时度势,把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标新部署,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更加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应对风险挑战、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

  广西深入贯彻习总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聚焦产业、聚焦企业、聚焦产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广西高质量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左右江老区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建设,必将为广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当前,广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产业是广西最大的短板,工业是最大的弱项,创新能力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高水平创新平台极缺、高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创新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区域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存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态势,广西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广西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带动发展动能逐步转换,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创新在广西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核心,以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为主线,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打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奋力打造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聚焦产业需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面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统筹平台、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布局,聚焦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撑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科技创新短板,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以超常规举措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

  坚持开放协同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创新网络,更大范围汇聚创新资源,更高层次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在开放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辐射力,推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生态引领。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盘活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潜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活力,构建引领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科技创新体制,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到2025年,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活力、动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加速提升,国内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水平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涌现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

  ——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汽车、机械、特色优势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

  ——全方位开放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围绕“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在优势特色领域集聚大量国内外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资源,推动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高地,与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构建面向全球创新资源富集国家和地区更友好、更紧密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治理更加现代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深入,科技合作机制更加健全,形成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格局,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

  注:①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20年数值为同比增长率,2025年数值为“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展望2035年,全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5%,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特色优势农业等部分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形成产业创新高地,攻克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核心技术,面向产业重大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突破,汇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区域创新生态活力迸发,面向东盟的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创新发展的重要节点枢纽,基本建成创新型广西,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

  聚焦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需求,结合产业链布局需求,进一步聚焦重点、择优择需、创新机制,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能够承接国家和自治区重大任务的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形成面向重点产业需求的创新平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保障能力。

  加快构建由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广西新型研发机构等组成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重大创新平。

最新文章
  • b体育
  • 产品中心
  • bsport体育网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