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放大是每个药品研发走向商业化生产的必经之路。稳健的生产工艺是每个制剂人不懈的追求。然而,现实总是一到中试放大总是手忙脚乱!研究和生产、质控人员的素质水平;原料药性质研究和质量控制;参比制剂的反向分析解剖;辅料的质量水平;从小试到大生产研究过程中所用设备的质量水平和配套程度等。
对于中试研究的成功与否均有“决定生死存亡”的影响! 中试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的验证与完善,是保证工艺达到生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必经环节,是药物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中试规模的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与材质、原辅材料质控要求、生产工艺及流程等均应与商业化生产一致,且批量至少为商业化生产规模的十分之一。化学仿制药上市申请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请提交申报资料时至少需包括三批中试及以上规模样品的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6个月的长期试验数据,样品的有效期和贮存条件将根据长期稳定性研究的情况最终确定。
中试放大是建立生产工艺和控制策略,既然是建立生产工艺和控制策略,那么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家都知道处方工艺开发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中试放大那就要到生产车间进行,这是一个跨越,那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制剂工艺的本质不会因实验、中试的不同而改变,但各工艺步骤的最佳参数,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正是这种变化导致我们的中试放大问题频发。通常情况下,能预见多少问题,就能避免大部分问题的发生。
片剂工艺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粉末直压三种,最常用的是干法制粒。所以主要汇总一下干法制粒工艺从小试到中试生产的常见问题。主要工艺步骤有预混合、干法制粒、总混合、压片和包衣。
需要摸索混合时间和混合转速。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混合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溶出结果;比如润滑剂用硬脂酸镁,混合时间过长会影响片剂的溶出。小试时要用于中试原理相同的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工艺参数摸索,对中试生产的参数摸索提供基础,混合总转速和混合总时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中试时批量较大,采用真空上料时,需要考察真空上料机对颗粒细粉或润滑剂造成的损失,必要时应清理呼吸阀。
关键步骤,放大经常出现问题。直接采用小试的最佳参数在中试设备上使用,可能会导致颗粒太硬影响压片等问题,下面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压片工序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多数情况是与干法制粒所得颗粒有关,由于颗粒粒径分布引起的问题,所以在小试时一定要制备不同粒度分布的颗粒,采用旋转式压片机在不同压力、速度下压片,全面评估颗粒。另外,最好在确定小试处方后做3批小试放大批,批量满足旋转压片机需求,最大限度的评估生产可行性,发现潜在的粘冲等问题,下面分类进行说明。
薄膜包衣片面平整、细腻的关键在于整个过程中要掌握锅温、喷量、转速三者之间的关系。包衣产品小试、中试放大的过程中,基本要求是保证喷液与干燥之间良好的动态平衡,得到连续、均匀的薄膜包衣产品。小试生产的批量很低,一般用小型的包衣机就能满足实验需求,无论是喷枪、蠕动泵的工艺参数对于中试放大后的批量可参考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所以在中试放大的包衣阶段,要靠经验对产品进行薄膜包衣,在薄膜包衣中常见问题如下。
中试放大生产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是处方工艺方面的问题,有的是部门间的协调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必须认识到,为了得到良好的中试生产结果和稳定的工艺参数,就需要在小试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参数筛选时,建立设计空间,在生产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的判断解决问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