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V(热塑性硫化橡胶)生产线,在位于山东省龙口市的道恩股份正式上线多年的国际技术垄断被打破。TPV属于第三代橡胶,被称为热塑性弹性体“皇冠上的明珠”,在汽车零部件、航运、医用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如今,道恩股份的TPV产品,已赢得一汽集团、上海大众、美国库博、松下、三星等一众明星客户的青睐,稳坐国内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生产的“头把交椅”。从跟随到挑战,从技术追赶至超越,道恩股份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更在国际市场上与巨头展开竞争,展现了一条通往高端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的成功之路。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道恩股份目前有四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四个省部级的研发平台,构建了“1+2+9”的研发体系(即1个研究总院、2个研发创新中心、9个研发生产基地),将聚焦于那些被国外垄断的技术和产品,力争成为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进口替代者。
同许多先进的工业技术一样,欧美发达地区凭借先发优势,曾对TPV技术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垄断。中国企业对TPV技术的自主掌握,经历了从望其项背到竭力跟跑、从同台竞技到力争领跑的过程。
20世纪后期,随着汽车行业对轻量化和耐用性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化工巨头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研发团队意识到需要开发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来满足这些市场,他们开始探索一种能够结合传统橡胶柔韧性和塑料易加工特性的新材料。
“因为传统橡胶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品,且难以回收和重复使用。在工业领域,橡胶所产生的能耗仅次于冶金。因此,当时的科学界期盼一种产品,可以具备橡胶的弹性及性能,其加工环节又像塑料一样流程精简,速度快且能耗低。”道恩股份总经理田洪池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1983年,埃克森美孚实现对TPV的成功研发,并将这项技术及其加工工艺等严格保密。由于技术壁垒极高,且相关设备、配方、硫化体系选择和硫化工艺参数设置都属于核心商业秘密,TPV被称作热塑性弹性体领域的“皇冠明珠”。在1983年之后的20余年时间内,全球仅发达国家的几家化工巨头能掌握该项技术。
“西风东渐”,具有广阔前景的TPV技术很快被国内学界知晓。1986年,北京化工大学对TPV进行立项,就此开启了近20年的研究。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项研究始终“原地踏步”,时间来到了21世纪。
2000年,正在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的田洪池接手了TPV研发项目。彼时,该项技术的工艺和流程仍是一片空白,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成套设备,田洪池常常需要向各个实验室“东拼西凑”借设备,并亲手组装成临时的“新设备”供实验所用。
“当时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我只能从学校现有的资源着手,自己搭设备,尝试将流程串起来,甚至连专门剪切的设备都没有。当时我所有的师兄弟姐妹都在做一件事——帮我剪切橡胶。包括我在内,大家被这件事搞出了老茧。”田洪池表示。当时,已有六届师兄师姐在该项目上经历了失败,因此田洪池深感要转变思维模式。在对外国专家公开发表的数百篇专利和文献进行梳理后,田洪池开始尝试用塑料加工设备来生产橡胶。
“当时我把实验室的塑料加工设备借去做橡胶,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并提醒我不要把设备弄坏了。好在经过了工艺流程的更新,我总算找到了接近外国TPV生产工艺的方法。”田洪池表示。2002年,田洪池及其团队顺利实现TPV技术突破。一年后,北京化工大学与道恩集团达成产学研合作,力图将TPV技术推向产业化。
2005年,国产TPV成功走向市场。2006年,道恩股份研发出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V生产线,彻底打破了TPV行业国际技术垄断。2008年,该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目前,道恩技术TPV产品性能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走进道恩股份展厅,宛若进入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市场。小到便利店的可降解打包袋,大到汽车的密封条和安全气囊框,道恩股份已深入千行百业,而这背后,是公司动态硫化、酯化合成、氢化反应和塑化改性四大技术平台对产品的支撑。
“所谓技术平台,即公司可以基于该项技术底座,‘万变不离其宗’,衍生出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多元产品。”田洪池说,以动态硫化技术平台为例,凭借对TPV技术的熟练掌握以及广泛的应用积累,公司的动态硫化技术平台已相当成熟,并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产品和应用。
例如,2023年,公司基于动态硫化技术平台形成的轮胎气体阻隔层DVA技术得到进一步深入研发,采用全新的配方及工艺设计思路,全面攻克了产品因成膜性差、与胎体贴合困难、气密性和滚阻不稳定而无法量产的技术瓶颈,在知名轮胎企业的半钢胎和全钢胎上均验证成型性、气密性和滚阻均优异,单胎重量可减重约0.8~1公斤,滚阻优于传统的丁基胶气密层的轮胎,实现明显的节油减碳,并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该技术在全球仅两家企业掌握,道恩股份为其中一家。
在酯化合成技术平台上,公司完成了高温聚酯、共聚酯(PCT、PETG、PCTG)材料产品的布局,正在加快推进技术改造项目。高温聚酯具有耐高温、高韧性、耐刮擦、抗黄变、低介电损耗等特性,可用于半导体LED发光体封装器件、5G通讯、汽车组件、太阳能背板膜等领域。共聚酯则是环保型新材料,产品不含双酚A,在全球健康安全法规和环保标准升级背景下,已成为替代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的新材料之一。
面向未来,田洪池表示,应用领域拓展和国产替代是公司笃信的两片“蓝海”,将给公司带来难以估量的市场空间。
“热塑性弹性体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橡胶制品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难回收等问题,传统硫化胶在更多应用领域被热塑性硫化胶取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相比传统热固性橡胶和PVC,价格、性能和环保性是TPV的最突出的长处,随着新兴行业的崛起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其应用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市场需求潜力大。”田洪池说,道恩股份在热塑性弹性体的部分细分领域已拥有和国际巨头“掰手腕”的能力,下游客户出于降低成本等考虑,亦有寻求国内产品替代进口的强烈需求。总体上看,未来道恩股份的国内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张。
在道恩股份母公司道恩集团总部大厅的一侧,玻璃柜里展示着道恩集团的“镇店之宝”:大连西太在1996年向集团赠送的第一吨聚丙烯。当时,道恩集团还只是一家业务单一的化工贸易商。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和转型,道恩股份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生产商,并致力于成为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进口替代者。
纵观道恩股份发展的“历史长河”,TPV业务的崛起,是公司经营理念转变的关键。据田洪池介绍,TPV核心技术及其衍生出的硫化技术平台,让公司从一个做改性塑料的传统制造商,逐渐转变为敢于挑战进口替代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将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型企业,“轻资产、重技术”,主攻方向是用于进口替代的高端化工新材料。
“我们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达成共识,决定采取‘轻资产、重技术’的发展战略。这一决策意味着公司将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转而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视,以降低未来经营的风险,并在技术领域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田洪池表示。
既然确定了“重技术”的路线,公司要向何处发力?对此,道恩股份管理层人手一张国家急需攻坚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哪些技术属于高端化工材料并与道恩股份的研发方向相关,哪些技术就是道恩股份的攻克重点。
“根据董事长的指导思想,公司的研究重点聚焦于那些被国外垄断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不是盲目地接受所有项目,而是精心筛选那些与公司现有技术平台相匹配、能够发挥优势的领域。”田洪池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进口替代者,四大技术平台(动态硫化、酯化合成、氢化反应和塑化改性)将成为研发工作的基石。近年来,公司在市场上赢得了‘外资企业杀手’的称号,这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国际技术垄断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