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10日讯(记者 穆旦) 灵芝,中国古代神话里最为喜闻乐见的仙草之一,传说中有起死回生、续骨生肌的神效。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树木的根部,是一种菌类植物,只是由于它较为罕见,且长得比普通蘑菇漂亮,古人把它当作“仙草”。
到了20世纪,一位曾“自费追随食用菌专家学习栽培银耳技术”的农民企业家,先是用栽培银耳的技术成功的种植了香菇,再用种植香菇的技术,人工大面积种植了同属真菌的“仙草灵芝”,把“吸天地之精华、天然长成”的“灵芝仙草”,铺天盖地的种进了浙江农村的田间地头,每年光灵芝的种子“孢子粉”就能卖出几万公斤,最后在2017年,成功的把灵芝仙草的神线世纪的中国资本市场,不但实现了从农业种植业到医药制造业,再到高端保健品产业的飞跃神话,还实现了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27.15%、产品(灵芝孢子粉)毛利率堪比茅台酒的神线%)。
目前,这位农民企业家在成功打通“菌类种植全产业链”之后,正在向高毛利率的“神话仙草”进军,比如铁皮石斛类产品,毛利率也达到了70%以上……这位企业家的名字叫作李明焱,这家“神话仙草”主题上市公司叫寿仙谷(全称“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仙谷”)。
资本市场就是一柄双刃剑,公司可以通过IPO和再融资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企业家也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杠杆放大的力量,套现大笔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却也需要把企业的真实情况暴露于公众面前。于是,一众暴利堪比印钞的“东方神药”企业,成了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奇观,比如,号称可以通过滴眼药水治疗白内障的莎普爱思,根据虫子会打洞原理进而用虫子做原料治疗血栓的脑心通……以及,吃古代神话故事里仙草抗癌的寿仙谷。
据公司官网介绍,寿仙谷药号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997年成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温泉养生生态产业示范区的浙江省武义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在一些公司新闻宣传稿中,也可以看到有“公司董事长李明焱先生是‘寿仙谷药号’传承人”、“寿仙谷药号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的说法,而公司官网也处处可见“始创于1909年”、“百年”等标榜企业历史悠久、传承文化厚重的宣传。
然而据中国网财经记者调查,“寿仙谷药号”原本只是李明焱的四代祖在武义县某街道上,与其他人合股开办的一间“有三间店面”的小药铺,并且在1941年就已焚于兵祸,直到1945年才重新开张,而在1952年又告停业。同时,由于寿仙谷药号仅有一家门店,在武义县本地也从未有过“神奇”的表现,所以上述历史传承的说法,也只是民间口口相传,未见于地方志或文献记载。
即使按上述口传历史计算,在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前,寿仙谷药号满打满算,也就是39年历史,加上1997年至今的22年(公司成立早期还是从事香菇等食用菌种植),不过61年,离所谓“百年寿仙谷”,还差的很远,更别说“专注高品质健康110年”了。
据一位中药企业业内人士介绍,以中药材、保健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热衷于宣传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之类的话题,“中国消费者最吃这一套宣传,好象中药历史越久,效果越有保障,其实完全没有科学根据”。
另一方面,寿仙谷竭力把企业品牌往1909年成立的“中药材小药铺”上靠,或许与其申请“中华老字号”商标有关。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申请“中华老字号”商标,需要满足多项条件,而其中最为“刚性”的一项要求是“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而如“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条件,则弹性较大。
“不管怎么说,用一家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的小药铺做依据,申请中华老字号商标,居然还成功了,也有点太儿戏了。这让同为中华老字号的同仁堂、胡庆余堂情何以堪?”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千年灵芝“起死回生、续骨生肌”,这样的神话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显然是没有市场的。事实上,灵芝作为一种菌类,其野生品种大多数从生长到成熟只有几个月时间,成熟之后很快就会木质化、腐朽,根本没有能生长千年的灵芝。
由于野生灵芝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其产量不可控制,近年来国内中药材和保健品产品的灵芝原料以人工培育为主,其生长周期更短,一般都在三个月左右。在众多灵芝各类中,目前载入国家药典的灵芝仅紫芝和赤芝两种,而中药所说的灵芝一般即是赤芝。
寿仙谷旗下的灵芝产品,不强调年代久远,而是另辟蹊径,从灵芝的种子孢子粉入手,强调孢子粉才是灵芝的精华和药效所在。然而遍查中药古代典籍,无论是最早记载灵芝的《列子传》,还是最早论述灵芝功效的《神农本草经》,以及详细阐述了灵芝功效的“药王孙思邈”撰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乃至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无任何记载称“灵芝药用的有效部位是孢子粉”。
据寿仙谷官网介绍,“公司破译唐朝御医叶法善清补养生秘方,研究开发出破壁灵芝孢子粉、铁皮枫斗灵芝浸膏、铁皮枫斗颗粒、西红花铁皮枫斗浸膏等系列产品。”又据媒体报道,“破译”叶法善清补养生秘方其实是李明焱的先祖李志尚,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破译”了叶法善秘方。
然而植物“破壁”技术本身是现代科学技术产物,近年才由国外传入中国,不但隋唐时代的叶法善无法使用,就算是光绪年间的李志尚,也不可能提出“破壁”理念。而寿仙谷一方面在竭力渲染公司产品的“神秘出身”——是从隋唐神医叶法善秘方中“破译”而出,又是从清末民初的寿仙谷药号中“百年传承”,另一方面,寿仙谷主打的灵芝孢子粉及铁皮枫斗产品,都是以“破壁”、“去壁”等为噱头,其售价几十倍于同类产品,也正是由于其 “真空破壁”技术,以及“从破壁技术到去壁技术”而推出的第三代灵芝孢子粉产品。
事实上,不但“破壁”、“去壁”这些高科技噱头与神医秘方无关,就连“灵芝孢子粉”这一原料,也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则公告证实与古代神医秘方无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辅酶Q10等5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意见的公告》中明确说明,“灵芝孢子粉为近年来研究使用的品种,古代本草文献无相关记载”。
“号称秘方,其实是国内中药企业惯用的一个套路。中药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用户,打出秘方的招牌,一是保持神秘感,利用中老年用户对古代帝王将相和神医的迷信心理,抬高身价,为高昂的定价提供依据,二是不用详细说明,反正都是传说中的‘神方’,隔了几百年上千年,很难考证,很多记载都是东一句西一句的,还是文言文,说有就有,怎么解释都通;第三,甚至有些成份不完全公开,象之前揭露出来的某中药品牌的产品,其中其实含有西药成份,而且那个西药成份,才是真正能治病的有效成份。”上述中药企业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寿仙谷是一家医药制造业企业,细分行业为“中药饮片加工”。公司专业从事灵芝、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的品种选育、栽培、加工和销售,早期曾从事食用菌类业务。公司产品“以中药饮片为主、保健食品为辅”,“中药饮片以灵芝孢子粉(破壁)、鲜铁皮石斛为主,其他中药饮片为辅”。
公司年报显示,公司产品“中药饮片”主要为灵芝孢子粉(破壁)一种,年销量1.1万公斤,“蓝帽子”保健食品两种,分别为破壁灵芝孢子粉和铁皮枫斗颗粒,年销量总计1.2万公斤以上。表面上看起来,中药饮片产品与保健品仍旗鼓相当,可谓双轮驱动。
然而从历史数据看,2016年“中药饮片”灵芝孢子粉(破壁)年销售额为1.94亿元,占比62.03%,至2018年,“中药饮片”灵芝孢子粉(破壁)年销售额降至1.75亿元,占比降至34.66%;而“保健品”破壁灵芝孢子粉及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则从2016年的年销售额合计1500万元左右,剧增至2018年的1.77亿元,占比也从微不足道的5%左右,增至35%,加上铁皮枫斗的份额,保健品的年销售额在全公司的占比已达到三分之二。
明明保健品的销售份额早已超越中药饮片,为何寿仙谷仍在年报中坚称公司产品“以中药饮片为主、保健食品为辅”?
事实上,中国医学界对于灵芝的药用功效,一直存在着很大分歧。“灵芝在现实应用中却褒贬不一”,寿仙谷官方店铺中也坦承这一点。而“褒贬不一”的现实反应,就是大量用户在高价购买了寿仙谷的产品后,吐槽其效果,更有多起案件,寿仙谷产品的经销商被消费者诉至法院。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近年来,已发生多起针对寿仙谷产品的消费者诉讼案件。其中,有部分案件因“双方和解”而撤诉,另一部分则打到了二审终审。
其中一个典型案件,一审法院判决寿仙谷经销商应对消费者“买一赔十”,依据是:2014年5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出具的《关于破壁灵芝孢子粉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指出“灵芝孢子粉缺乏长期食用历史且已作为药物使用,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尚无足够的科学依据,因此不宜作为普通食品原料”。据此判决寿仙谷经销商违反《食品安全法》,“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二审法院则判决消费者败诉:消费者购买的寿仙谷产品虽然既无药品标注,也无食品标注,但它却是“中药饮片”——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既不需要药品批准文号,也不需要保健品批准文号。
据了解,中药饮片一般是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对其管理的严格程度,低于“国药准字”,高于普通中药材。记者在登录寿仙谷公司官网及淘宝官方店铺时发现,其产品专区以销售拥有“蓝帽子”批号的保健品为主,其中混杂着部分“中药饮片”产品。
据了解,保健品受《食品安全法》的严厉监管,不但“功能宣称”有严格的限制(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类,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降血糖等,超出这些功能之外的,都属于虚假宣传),同时必须注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不能用于疾病预防、治疗”。
而“中药饮片”则是一种“不需要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它可以光明正大的宣传疗效,并用于疾病预防、治疗。
于是,把同样原料、生产工艺,甚至外包装都制作接近的“中药饮片”与“保健品”放在一起销售,就可以收到神奇的效果:虽然保健品不能宣传疗效,但中药饮片可以。
在一位消费者提供给中国网财经记者的聊天截屏中也可以看到,寿仙谷官方淘宝店的客服,在消费者咨询售价1450元的“中药饮片”仙芝1号的药效时,反而向其推荐起售价5100元的保健品“去壁灵芝孢子粉颗粒”,同时还声称保健品比“中药饮片”的“效果要好很多,性价比也更高”。
在近年来频频爆出的“东方神药”事件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套路:都重点针对老年群体、都针对很难根治的慢性病症(甚至是不治之症)、都以高科技“噱头”和“学术手段”包装产品、都通过大量投放广告软文进行“擦边球”宣传……
在一篇曾服务于寿仙谷的营销机构发布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管窥寿仙谷“直击目标群体”的营销策略——以“学术软文”包装高科技形象、盯准“爸妈们的口袋”:“服务寿仙谷期间,(我们)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仅在行业相关杂志及浙江、上海、北京等核心市场的主要报纸媒体上刊登产品相关的学术软文,一是在中药材行业内建立影响力,其次是影响企事业单位的中老年消费群,他们依然是报纸媒体的读者。”
实际上,据寿仙谷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产品中药饮片和保健食品均有明确的“功能与主治/保健功能”的说明,其中中药饮片灵芝孢子粉(破壁),其功能与主治为“补气安神、健脾益肺,用于虚劳体弱,失眠多梦,咳嗽气喘”,而保健食品破壁灵芝孢子粉的保健功能则标注为“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免疫力”。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公开的药效和保健功能,说明这些产品不过是很寻常的滋补中药和保健品,而事实上,寿仙谷灵芝孢子粉类产品的主攻方向却瞄准了中老年群体在疾病领域最大的恐惧——癌症。
尽管慑于国家日益严厉的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寿仙谷极为克制其防癌抗癌功能的宣传,但在其官方网店,以及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还是处处可以看到“明示暗示”的寿仙谷产品在防癌抗癌方面的“神奇效果”。
此外,在检索“寿仙谷+肿瘤”或“寿仙谷+癌症”等关键词时,还可以检索到大量“擦边球”宣传灵芝孢子粉抗癌功能的文章,如寿仙谷2016年曾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新品发布会”,董事长李明焱现场表示,“灵芝孢子粉抗癌功效已经被证实,但有效成分偏足够才能起效”,而寿仙谷的灵芝“有效含量提高30%以上”,再用破壁去壁技术后,“灵芝孢子粉的药用效果提高十余倍。”
在大量阅读“灵芝孢子粉抗癌”的广告软文后,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很多文章都直接跳过过程,语焉不详的直接给出“国内外权威专家已经认定灵芝有抗癌功效”的结论,另一些文章则通过“灵芝孢子粉可提升免疫力——提升免疫力可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有助于消灭肿瘤细胞——灵芝有助于消灭肿瘤细胞”这样的逻辑推论得出灵芝抗癌的结论,几乎没有文章能从药理和机制上阐述清楚灵芝抗癌的科学依据。
事实上,寿仙谷产品宣传的灵芝孢子粉中含有的“有效成份”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灵芝三萜)也并不神奇,其中,与灵芝多糖类似的多糖在多种食用菌(如香菇)中都可以找到,而灵芝三萜,有研究称其能阻断肿瘤细胞,但该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小白鼠试验阶段,并且实验证明,它阻断细胞的效果对于正常细胞也同样存在,相当于一种化疗药物,但其阻断细胞的效果还不到现有化疗药物的十分之一。
也正是由于灵芝在抗癌方面的研究远未到可实用的阶段,国家食药监总局仅批准灵芝类产品作为中药饮片或保健品售卖,同时严格限制其声称的功效范围,并多次处罚了超出范围宣传产品具有“抗癌”功效的灵芝产品生产企业。
然而正是由于有大量此类“擦边球”宣传抗癌防癌功效的广告软文存在,尽管寿仙谷的中药饮片及保健食品的“功能与主治/保健功能”中,并无半点与癌症相关的内容存在,寿仙谷官方淘宝店中还是出现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肿瘤患者及其亲属。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广告软文,很难相信,会有如此多的相同病症患者,会同时前来认购同一种‘药效说明’或者‘保健功能’完全不对症的产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而寿仙谷官方淘宝店的客服,在面对消费者咨询“中药饮片”灵芝孢子粉(破壁)药品说明书上的药效功能时,一方面反复避而不答,另一方面却明确向消费者推荐保健品“破壁灵芝孢子粉”在抗癌功能方面的特效:“很多肿瘤患者在服用我们这款灵芝孢子粉的,反馈都是相当良好的。”
事实上,早在201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等院士专家就已经公开的明确指出,“所谓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补药,都是骗人的”,“保健品治癌抗癌不靠谱、完全不可信”。
而当记者看到寿仙谷在产品“抗癌方向”的研发费用投入,也感到啼笑皆非:五项针对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整个2018年,只有几十万、一两百万的投入。 与研发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销售费用,2018年寿仙谷销售费用高达2.3亿元,而全年总营收不过5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高达46%,远远超过同仁堂、片仔癀等中医药企业。
年报同时显示,尽管寿仙谷主打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类保健食品的毛利率高达90%以上,但最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却只有不到30%,中间的差额主要被销售费用占据。而巨额的销售费用又推动了公司在保健品业务领域营收的急剧扩张,从2016年到2018年,尽管公司在“中药饮片”上的营收还有小幅下滑,但借助保健品新业务的快速扩张,公司年营收从3亿元出头,扩张到了5亿元以上。
就上述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两次联系寿仙谷董秘及证券事务代表,并向对方指定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