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行业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严峻挑战,公司始终保持“3+1”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在行业困境中坚守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主业发展,公司前瞻布局、超前谋划,在市场压力中坚定信心,为穿越行业下行周期夯实基础。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下降,主要是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趋势缓慢,消费电子市场更新换代需求较弱,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影响。虽然经营业绩承受巨大压力,积极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下一步,随着技术迭代、产品导入、数字转型,公司必将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1、应用材料持续打造利润增长点。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元,利润总额2.39亿元,拳头产品保持行业引领力,优势产品创造市场竞争力,开辟电子信息、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粉体材料新赛道。电熔氧化锆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在市场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实现产销量逆袭,销量同比增长6%;球形材料在覆铜板、封装材料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同比增长85%;纳米氧化锆在新能源领域导入多家三元锂电池龙头企业,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半导体封装用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和抛光液已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抛光粉在液晶显示行业市场占有率超40%;高纯石英砂完成产线吨光伏用高纯石英材料生产线,获得行业龙头企业认可。
2、显示材料持续提升产业链优势。实现营业收入33.96亿元,柔性可折叠玻璃(UTG)进入行业“上升期”,显示模组开拓市场“大客户”。UTG二期项目厂房已建成并具备产能规模,导入下游知名面板企业、终端厂商等多家客户资源池,同时也在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布局。显示模组成功进入LGD、三星等国际“大客户”供应链,加速推进AG玻璃项目,加大车载项目和IOT、中控、医疗等细分领域业务拓展力度,LED显示业务实现向交通行业渗透。
1、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公司聚焦行业科技前沿,推进超薄柔性玻璃一次成型技术、电子用柔性玻璃新材料技术、屏幕定向发声用关键材料技术、无介质成像用关键材料技术、半导体和电子级合成高纯石英技术、固态/半固态电池等新能源用锆材料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克难,通过前沿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企业新质发展“护城河”。
2、创新产品开展迭发。紧跟市场需求,密切围绕客户开展服务,快速进行产品迭发。报告期内,不等厚超薄柔性玻璃盖板产品(UFG)、微晶玻璃盖板产品、STN级超薄玻璃基板、3A镀膜玻璃产品、玻璃基minied背光模组产品、大尺寸车载显示产品、护眼宣纸屏产品、高纯合成硅产品、高纯超细电子功能粉体材料产品、超轻低导热空心玻璃微珠产品等新产品开发工作高效推进,市场前景良好。
3、技术能力和资源不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保持高水平的投入,与国内顶尖院所和高校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和资源。报告期内,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个,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2个,建材行业揭榜挂帅项目1个及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6个。新申请专利82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授权专利55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
1、全力推动资源整合配置优化。将市值管理融入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活动中,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战略闭环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太湖石英100%股权、凯盛基材70%股权的收购,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协同,向更多市场应用领域拓展,为应用材料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选用育留机制。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岗位竞聘工作新方式,进一步拓宽的选人用人渠道,为公司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2023年全级次竞聘上岗率70%;管理人员不胜任退出占比5.41%。
3.积极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管理、业务及技术骨干的积极性,报告期内,公司制定《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195名核心员工股票期权1,811.11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94,460.69万股的1.92%。
4、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战略规划落地为牵引,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结合独董新规,完成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修订,保障公司治理体系合规高效运作;加强所属企业董事会管理,7家所属企业完成董事会应建尽建及相关制度建设,完成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公司申报的《深化改革引领,激活发展动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开辟产业新赛道》案例荣获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成果二等奖。
1、瞄准“两降”,开展精益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加大与金融机构洽商力度,通过调结构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2.43%。用好税收政策,全级次企业多措并举、同向发力,全力推进成本和费用“双降”。坚持以“业财融合”的信息化理念,以ERP为主线与生产、研发管理相融合,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全面整合,确保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基于司库实现了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在实时掌握资金流动情况的同时,优化资金配置,充分发挥资金集约效应,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完善治理,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聚焦公司产业平台核心职能,依托销售中心、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等管理平台,加强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市场,深化营销策略集中、资金集中、技术集中、人才调度集中;做精生产型企业成本把控,狠抓降本、品控和提量,掌握市场定价权、品质话语权、成本控制权。完善制度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新建或修订制度共5项,所属企业共新立制度4项,修订制度47项。
3、深化数字转型,为全流程管控注入新动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5G工业互联网、AOI视觉质量检测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参数设计一体化数字研发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辅助决策等开展智能化应用,强化数据资产应用和保护,打造全国标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报告期内,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成功进入工信部5G工厂名录;深圳国显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项目;蚌埠中显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蚌埠国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为AAA级,凯盛科技股份项目获评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蚌埠中显、蚌埠国显获评建材行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凯盛科技股份和蚌埠国显项目评为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
4、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全力打造技术领先、管理领先、业绩领先的卓越品牌企业。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响应“双碳”战略发展,公司现有光伏装机容量14.96兆瓦,年发电量1341.89万千瓦时,可减少能源消耗1,649.18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7,652.80吨;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新鲜用水量289.89万吨,多次循环用水总量达2,178.95万吨。主动扛起央企责任担当,切实巩固扶贫攻坚成果,报告期内公司采购安徽省石台县、云南省昭通市对口扶贫农副产品约30万元。
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显示材料作为数字与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时代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新型显示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由于新技术应用加速,在新能源汽车和商用显示等领域前景较好,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线和技术研发路径以寻求增长点。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加快,应用材料近年来在光伏、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行业领域应用加速、迭代加速,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显示材料业务主要包括超薄电子玻璃、柔性可折叠玻璃(UTG)、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拥有较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
超薄电子玻璃可广泛用于钢化玻璃保护膜、盖板玻璃、ITO导电玻璃等领域,蚌埠中显是国内率先成功实现0.20mm、0.15mm、0.12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的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龙海玻璃主导产品0.7mm、1.1mm超薄电子玻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建设一条250t/d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生产线,面向市场需求,将主要生产0.7mm、1.1mm、1.8mm超薄电子玻璃。
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是柔性显示的重要材料。公司联合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报告期内,公司UTG二期项目厂房已建成并具备部分产能规模,项目建设进度根据市场需求匹配,在市场方面已导入下游面板企业、终端厂商等多家客户资源池。同时也在开发超薄柔性玻璃原片一次成型技术,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对UTG加工工序和成本有积极意义。
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重点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发展,能够持续提升为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目前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具备量产能力,已进入国内部分主流车企配套供应链。同时也在加速推进3A玻璃项目,完善大尺寸三联屏设计能力。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显示产业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热点,公司以“显示美好生活”为己任,不断推进柔性可折叠玻璃、Mini-LED背光模组、超大尺寸显示模组、智能家居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布局,尽快切入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持续跟踪AMOLED、Micro-LED、无介质空中成像等前沿技术,扩大公司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筑牢公司未来发展根基。
公司应用材料产品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等,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石英粉、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
锆系列产品是公司应用材料板块的旗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新能源、生物医疗、化学、建材等领域。
电熔氧化锆主要应用于(高端)耐火材料、陶瓷色釉料、先进陶瓷、泡沫陶瓷过滤器等领域,已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产能约26000吨,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于2022年通过复审。
活性氧化锆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陶瓷轴承、生物医疗、传感器、研磨材料、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目前开发应用于特殊钢铁冶炼和连铸行业的水口氧化锆,成功导入下游客户。
纳米复合氧化锆被广泛地应用于义齿、氧传感器、电子消费品等功能材料领域,以及特种刀具等结构材料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可做为三元锂电正极、固态电池电解质、固体燃料电池的掺杂材料,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
色料级氧化锆、过滤器级氧化锆等不断优化工艺和产品性能,拓宽应用场景,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钒锆蓝陶瓷色料、氧化锆用泡沫陶瓷过滤器等应用领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与行业知名品牌开展合作并批量供货;开展结构和功能陶瓷用氧化锆材料、纳米活性锆等新产品研发和产业。